夯实数字经济“底座”,北上广深如何练好算力内功?
8月15日,上海正式发布了《立足数字经济新赛道推动数据要素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(2023-2025年)》(简称《行动方案》),进一步推动数据要素产业发展、促进数字红利释放、提升数字经济质量。
《行动方案》不仅重点围绕数据交易、数据供给、数据应用、数据安全等方面,提出多条支持措施,还部署“算力”方面的发展目标:到2025年,上海算力总规模较“十三五”期末翻两番。同时,上海将建设高效协同的算力体系,建设“E级”超算载体、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,因地制宜部署边缘计算资源池,对接“东数西算”国家战略,建设枢纽型算力调度平台。
不久前,《上海市推进算力资源统一调度指导意见》正式印发,并提出到2023年底,依托本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,接入并调度4个以上算力基础设施,可调度智能算力达到1,000PFLOPS(FP16)以上。可见,上海为更好满足产业发展持续增长的需求,深化推进算力资源高效、开放、有序使用的决心和毅力。
【资料图】
算力是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领域的核心资源,是数字经济发展的“底座”。今年以来,除上海外,北京、广州、深圳等强市,接连推出一系列措施,推动提升算力综合供给能力。
1、北京:推出算力伙伴计划
一直以来,在算力建设这件事情上,从政策规划,到行业实践,再到科研创新,北京足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。
今年5月,北京接连发布两个政策,强调推动算力芯片的自主可控、提升算力资源统筹供给能力等。
其中,在《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》中,北京明确指出,将新增算力建设项目纳入算力伙伴计划;加快建设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、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,形成规模化先进算力供给能力;支撑千亿级参数量的大型语言模型、大型视觉模型、多模态大模型、科学计算大模型、大规模精细神经网络模拟仿真模型、脑启发神经网络等研发。
而在《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(2023-2025年)》中,北京强调开展通用高算力训练芯片研发,提升算力资源统筹供给能力,进一步筑牢产业创新发展底座。
利好的消息不止于此。7月2日,在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上,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人表示,现在已有80余个大模型公开发布,其中北京约占一半。目前,北京将筹划出台“算力券”政策,支持基于落地应用场景的中小企业获取多元化、低成本优质算力。
面对数字经济的浪潮,北京正在加速培育开源产业生态,积极建设互联网3.0示范区。
2、广州:“赏出”新未来
广东作为数字经济高度发达的省份,对算力的需求尤为迫切。2022年,广东便立下了“打造世界一流算力设施集群”的目标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,省内各个城市集合齐发力。
如以打造“数产融合的全球标杆城市”为目标的广州,在本月14日的16届44次市政府常务会审议中,正式通过了《广州市进一步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》(简称《若干措施》)。
△来源: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
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,《若干措施》指出,广州将支持建设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,面向重点领域和中小企业提供人工智能算力服务,并对被认定为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、国家级特色型或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企业,给予最高300万元-500万元的奖励。
3、深圳:算力建设正开启“加速度”
除了广州,深圳这个“大腿”也不能不抱。
2月,《深圳市极速先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》(简称《行动计划》)正式发布。在《行动计划》中,深圳宣布打造国内第一、世界领先的“极速先锋城市”。其中,“市内1毫秒”是中心建设“三步走”的第一步,随后深圳将打造湾区5毫秒算力时延圈,直连韶关算力枢纽,加强与其他珠三角城市算力的协同对接,持续壮大算力资源池。最后与各交换中心互联互通,打造全国20毫秒算力时延圈。
可见,深圳算力“高速公路”的建设已经开启“加速度”。为进一步提升算力的强度,5月,《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(2023—2024年)》也随之印发,并提出强化智能算力集群供给,打造多层次智能算力集群;建设城市级算力统筹调度平台,实现“算力一网化、统筹一体化、调度一站式”。同时,鹏城云脑Ⅲ项目也将于2023年年底前启动建设。
可见,深圳正通过积极布局算力基础设施,抢占下一次科技革命先机的战略机遇。
如今,算力已经像水、电一样,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。在四大经济强市带动下,杭州、成都、河南、湖北等地也相继出台相关政策,加码推动算力发展。未来,越来越多城市将奋力直追,成为我国算力建设的重要驱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