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读丨奋战“百千万工程”,横沥蹄疾步稳有“战法”
(相关资料图)
奋战“百千万工程”,横沥正掀起一场“镇村大会战”。
7月10日,横沥镇全面推进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暨绿美横沥、城中村改造工作会议召开。这是继5月12日召开的横沥镇全面推进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构建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动员大会以来,横沥对“百千万工程”再部署、再推进的大会。
本次会议规格高、备受鼓舞。横沥镇领导班子全体成员、各部门单位负责人、村(社区)党组织书记齐聚会场,围绕拓展产业空间、绿美横沥建设、城中村改造等工作谈问题、讲经验、说方法。
为什么这样安排?横沥镇党委书记叶效怀的一番话,引发了与会者的深思:“我们要清醒看到,横沥工业化起步早、发展快,但城市化相对滞后,生活生产空间混杂,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有待提高。”
处在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的横沥,面临着新时代交付的新考题,考验着能否正视问题、找准问题,考验能否敢于出招、善于接招,能否把短板变“潜力板”?这场重要会议透露了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极其重要且迫切,横沥将举全镇之力加快推进。
引领推进,彰显党建之力
发力“百千万工程”,横沥有着强烈的现实紧迫性。
长期以来,横沥镇村两级不平衡不协调发展问题突出。在过去的城市化和产业化进程中,由于受交通设施、创新资源、产业聚集等历史条件的影响,由此而来的,是城市品质不高、城乡服务不均、人口结构不优等一系列难题。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,能否让牛镇“犇”勇向前,就成为了横沥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格局的新时代命题,也牵动着30万市民的幸福成色。
聚焦落实“百千万工程”,首先是组织架构的搭建和指挥体系的构建。为高质量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落地见效,横沥镇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指挥部于今年4月成立,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及5个工作专班,构成了镇级层面的“百千万工程”指挥体系。5个工作专班分别为镇域经济专班、城镇建设专班、乡村振兴专班、帮扶协作专班、要素保障专班。
值得关注的是,“百千万工程”由镇党委书记亲自抓、分管领导直接抓,镇指挥部牵头抓总,5个工作专班协同成员单位联动作战,18个村(社区)积极配合,形成了“1+5+18”指挥架构,加快健全各项议事机制,持续优化“1+N+X”政策框架。《横沥镇全面推进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构建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格局的实施方案》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。
“百千万工程”涉及面广,难度也不小,必须要从思路和举措上解决“抓什么”“怎么抓”“谁来抓”这三个关键问题,归根结底是把党建工作贯穿到“百千万工程”全领域各环节。横沥从体制机制上保证各级党组织发挥把方向、谋大局、定政策、促改革的领导核心作用,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形成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强大合力。全面提升基层末端执行力,设置科学的考核指标,坚持激励与问责并重,推动形成热火朝天、热气腾腾的干事创业景象。
逐“绿”前行,擦亮发展底色
绣出“百千万工程”,勾勒出绿美横沥新图景。
盛夏七月,漫步仁和水碧道,河岸上绿树成荫、绿草如茵,各式各样花品种间隔错落点缀有序,游客们沿着碧道观赏,一边呼吸着花草树木散发出的淡淡清香,一边感受这里的宁静、享受这里宜人的景色——在横沥的不少角落已悄然将“绿美”绣入发展蓝图。横沥“绿色担当”的背后,擘画着怎样更加深远的“绿色考量”?
在全省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的大场景中,省委“1310”具体部署中提到,绿色发展更是未来经济的方向、人民群众的期盼,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,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,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。就此而言,夯实绿色发展的底色,才有经济的可持续、高质量发展。
正是着眼于协调发展、绿色发展,一场生产力的绿色布局正在横沥铺开,推动绿色发展向更高形态演进。横沥提出坚持“大生态、大绿化、大公园”理念,依托三河六岸总体城市建设,紧密围绕“山、水、城、村”,积极构建“一廊一带三片区”的绿美横沥生态建设新格局,重点推进“三大工程”,加力构建“三大体系”。其中,“三大工程”即重点推进森林质量提升工程、公园品质提升工程和蓝绿整合提升工程,“三大体系”即加力构建城乡绿化融合体系、林业生态守护体系和生态文化传承体系。
各美其美,美美与共。水环抱的美“沥”牛镇不断刷新美丽生态新“颜值”。以“绿美横沥”为引领,加快形成镇村一体联动发展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局面的有力举措,如推动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向纵深拓展,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,巩固提升全镇美丽圩镇建设成果,稳妥推进碳达峰与碳中和;全面落实林长制、见缝插绿等措施,深入实施森林质量、公园品质、蓝绿整合系列提升工程,实施增绿扩量、改绿提质、护绿促兴、用绿增效,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通道,让绿色成为横沥的鲜明底色。
持之以恒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“绿美横沥”的小目标愈发清晰:到2027年底,全镇完成林分改造提升390亩,松林小斑改造抚育215亩,累计建成绿道及森林步道8.34公里、碧道不少于29公里、各类公园绿地不少于20个、“四小园”不少于1200个,全镇森林结构明显改善,森林质量持续提高,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,城乡绿美环境显著优化,绿色惠民成效日益凸显。
人不负青山,青山定不负人。在绿水青山间抉择发展,精心守护好一方山水,持续擦亮“绿色”发展底色。横沥,“值”此青绿。
厚实家当,破解城乡之困
挺起“百千万工程”,做实做厚制造业这份家当。
岭南盛夏,横沥大地产业脉动强劲,焕发勃勃生机。6月19日上午,2023年横沥镇招商推介会暨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及动工仪式上,港奇、万晟、德鑫等15个项目集中签约,怡合达二期项目等12个项目同步动工。
重大项目建设的活跃与生猛,折射出奋进横沥的拼劲。今年以来,横沥坚持“工业立镇”为主线,挺起制造业当家“硬脊梁”,一个个基础设施工程相继落地,一批批新兴产业崛起发力,一项项民生项目有序推进。
这次会议,同时释放出一个重要的信号——要集中一切资源要素服务实体经济,推动土地、空间、资金、政策等资源优先向工业经济倾斜。
得制造业者得天下。显然,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,必须做厚产业家底,壮大镇域经济。横沥加快产业立新柱、强支柱,聚焦“龙头链主+专精特新”,争取2023年达到 20亿元以上产值企业3家、10亿元以上产值企业7家;推动落实东坳工业区、模具城、蚬金工业区等6个“工改工”项目;高标准规划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和横沥专精特新产业园片区;力争2023年至少完成1个750亩以上的连片产业空间整备,力争三年完成1500亩、五年完成3000亩连片产业空间。
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的落脚点在于“强镇兴村”,目标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。然而,如今不少城市面临着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,农业农村存在不少短板。在横沥,也不乏低矮厂房与村屋错落交织的陈旧感。这种处于“城不城、乡不乡”的面貌制约着横沥城乡高质量发展。如何推动城乡协调融合发展,成为横沥这座工业重镇的必答题。
目前土地利用碎片化、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布无序,是横沥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最大的瓶颈。一项数据显示,纵观横沥44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,超过65%的土地被高强度开发,远超东莞48%的平均水平。而全镇工业园聚集了过万家中小微型企业,但贡献的工业产值和税收却不尽如人意。与此对应的是横沥高质量发展亟须满足的空间诉求。
发力“百千万工程”,破解城乡融合之困,必须从土地入手。
在村(社区)发展中腾挪更多的产业空间和公共空间,横沥对“城中村改造”有了主动探索,不仅是回应“百千万工程”的呼唤,更是让村(社区)集体经济实现“强筋健骨”的必由之路。
2023年,横沥启动首批3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建设,坚持“拆、治、兴”并举,全面改造隔坑村,整治提升山厦村,保护活化半仙山村。谋划城中村改造时间表和路线图,加快推进实质性改造,为“三年初见成效”打下坚实基础,不断满足人民对高品质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可以想象,随着城中村改造工作加速推进,新兴产业空间和品质生活空间的深化拓展,必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产业的承载力和吸引力,打通资金、人才、科技等要素进村的通道。镇村联动,“一盘棋”谋划,探索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,为破解横沥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、不充分问题夯实基础。